当前位置: 走进后勤 > 组织机构 > 发展历程

发展历程

作者:系统管理员 发布时间:2023-03-29 15:08 更新时间:2023-03-29 15:08 浏览:

2002年5月,按照“总体规划,分类实施,重点突出,逐步到位”的整体思路,以始终坚持为学院教学、科研、师生服务为改革方向,在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关系的前提下,学院正式制定了《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方案》为学院后勤改革工作作出了总体部署。2002年6月,学院和全院教职工共同出资50万元,注册成立了成都通孚实业有限公司,原总务科、膳食科和宿舍管理中心一并从学院行政剥离到公司。成都通孚实业有限公司作为乙方承接学院的水电供应保障、学生食堂经营和管理、学生公寓管理、校园维修、校园绿化、校园环境及大楼卫生,教学场地开放管理等,学院按合同支付物业管理费用。

在学院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,学院遵循邓小平“发展才是硬道理”的理论,树立“你发财,我发展”的新观念,尤其在学院建设资金十分短缺的情况下,引入大量社会资金以“BOT”方式来投资学校的学生宿舍、食堂等后勤基础设施,从而为学院迅速扩大规模,抓住快速发展的机遇奠定了坚实的后勤保障基础;在后勤服务保障中,学院遵循市场经济规律,树立“竞争才能提高”的新观念,打破一元化的后勤企业(学院独资)垄断性的后勤服务,引入社会企业参与学院食堂经营、物业管理服务等,提高学院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水平。

后勤服务公司成立后,学院与后勤实体(成都通孚实业有限公司,以下简称“通孚公司”)形成甲乙方关系,并签订了经营协议,以契约方式经营学校的部分后勤资产,为学院教学、科研作好后勤保障和服务,通孚公司在经营过程中,完全按照市场经济原则进行运作。在2002年公司成立之初,学院将所有的后勤资产全部交给成都通孚实业有限公司管理,并由通孚公司全权代表学院与其它职能部门联系(代行部分行政职能)。在2003年初,学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,先后邀请了成都美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、成都雅风阁餐饮中心、成都国蓉保洁有限公司、成都天伦食品有限公司、蓝光水业、四川泽祥电子有限公司等社会企业参与学院的后勤管理和服务,通过竞争,提高了服务效率和服务意识,为学院提供了良好的后勤保障。

为了发挥通孚公司熟悉学校学生管理的特长,经过与其他社会投资公司协商,取得了1—7号BOT学生公寓的经营管理权,随即对寝室进行了改造,将4人间统一改造为6人间。经过改造,既规范了学生宿舍的管理,又大大增加通孚公司的收益。随着通孚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,2005年投资修建了学生宿舍8号楼,同时还承接了学院建设过程中一些零星工程如:水电安装、园林绿化等工程,维修工程等,后勤实体得到了不断壮大,从通孚公司成立起,经过七年的发展,从一个只有五十万元、员工60余人、年产值二百多万的微型公司,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员工近三百人,所经营的资产约7000多万元,自有资产总额已达1647万元,年产值1200余万元,累计实现利润近1000万元,提供勤工助学岗位100余个,岗位津贴及助学基金20万元,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
后勤服务公司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,但随着社会的发展,随着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,我院的后勤改革之路也随着发生变化。2009年6月,成都通孚实业有限公司退出了学院的后勤管理和服务,学院设立后勤管理筹备机构,负责学院的后勤保障工作,同时由学院资产经营公司出资100万元,注册成立了成都维特物业管理有限公司,一方面对学院进行劳务输出,另一方面经营管理一些后勤经营性项目如:卫生所、招待所、开水房、商铺租赁等。这种后勤保障模式增强了学院对后勤的领导和监督,促进学院加大了对后勤设施设备的投入,2009年至2011年间,学院累计投入近千万对学生公寓、教学楼、实训楼、学生食堂、校园环境等后勤设施设备进行了维修改造,较大改善了学院的教育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。

为了实现后勤服务的专业化,学院于2017年通过政府采购,引进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整体承包了学院的环卫、垃圾清运、绿化养护和公物维修等服务项目,后勤处负责监督管理和考核,随即,后勤公司(成都维特物业管理有限公司)退出学院的后勤服务。卫生所、食堂监管和维修改造工程由后勤处进行管理。通过专业化公司的服务和后勤处的监督管理,学院的后勤保障和服务更科学、高效,保障能力也得到了加强。